返回首頁

北方玉米地里可以種植竹蓀嗎

來源:m.wisdom-airtools.cn???時間:2023-02-25 01:08???點擊:70??編輯:admin???手機版

一、北方玉米地里可以種植竹蓀嗎

北方玉米地里可以套種竹蓀。

試驗發(fā)現(xiàn),只要加強管理,北方種植竹蓀也能取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得較好的效益。栽培方法如下:

1.場地整理:選向陽、通風、土質(zhì)肥沃、排灌方便的耕地。整地做畦床,寬1m,高30cm,長度不定;畦距50cm,畦面鋪10cm以上的肥土,整平。然后在畦面噴5%甲醛溶液密閉12小時。播種前,取畦面上5cm厚熟肥土堆放一旁,作覆土用,再用0.3%敵敵畏溶液或石灰水噴灑畦床。場地四周設遮陽棚,光照強度要求“四陰六陽”。

2.培養(yǎng)料配制:配方為玉米芯48%,玉米稈30%,雜木片20%,石膏粉1%,過磷酸鈣1%;或雜木片68%,黃豆稈30%,石膏粉1%,糖1%。使用前玉米芯應粉碎成2cm的碎塊,玉米稈或黃豆稈切成3cm長的碎段;雜木用機械切片。先將原料曬干,再裝入袋中置清水中浸泡5天,也可用0.5%石灰水浸泡2天,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凈,撈出瀝干即可使用。每平方米用料20kg,含水量65%左右。

3.栽培季節(jié):一年可栽培兩次:春栽在5月初播種,8月可以采收;秋栽在9月播種,翌年夏季采收。

4.播種:用層播法鋪料播種。先在床面鋪料5cm厚,用點播或撒播法播種,上面再鋪10cm厚培養(yǎng)料,稍加壓實后,再播一層菌種;上面再鋪5cm厚培養(yǎng)料,壓實后,蓋樹葉殘渣,即可覆土。畦四周覆土5cm,畦表覆土2cm,加蓋薄膜,保溫保濕。每平方米用種8瓶,種塊不能太碎,以蠶豆粒大小為宜。

5.畦床管理:

①發(fā)菌期:播種后,蓋好薄膜,溫度保持在25℃左右,每天通風一次,每次30分鐘;一月內(nèi)不噴水。

②現(xiàn)蕾期:30天后待白色絨毛菌絲長滿畦面時,覆蓋1cm消過毒的熟肥土,然后撒一層樹葉或松針。菌絲扭結成菌蕾時,每天向畦面噴水,保持空氣濕度80%,溫度25℃。

③出菇期:40天后子實體相繼形成,溫度宜控制在28%,濕度保持在90%,噴水時間應在早晨7點以前,一般每天通風一次,溫度高時每天早晚各通風一次,每次30分鐘。

6.越冬管理:竹蓀播種一次可采收兩年以上,但在北方,竹蓀越冬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具體做法是:在霜降前后,土壤開始凍結前,用雜草、樹葉等將畦床蓋好,厚度以15cm左右為宜。覆土前澆灌封凍水,使畦床和畦旁溝內(nèi)灌足水。翌年春季土壤開始解凍時,分兩次揭開覆蓋物,每次隔7天,然后進入正常出菇管理。

二、山東菏澤周邊有沒有種植竹蓀的?北方能不能種植竹蓀?

北方能種植竹蓀 菏澤周邊可能很少有種植竹蓀的

三、內(nèi)蒙古可以種植竹蓀嗎?

一、栽培原材料準備 1.栽培料種類:栽培竹蓀用原料主要有腐干竹、廢竹塊、竹圓下處于腐解或半腐解狀態(tài)下的竹葉、萊圓土;木屑、蔗渣、麥皮;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玉米稈、麥稈、泊萊稈等農(nóng)副秸稈與竹料混合使用。攆樹、青樹可作為段木栽培之用。 2.栽培料處理:栽培前將原料在陽光下攤曬3-4天,劈成長ll一22cm(室外林間栽培可砍成lm以下的竹塊均可)寬1-2cm竹塊。然后用1-3%的石灰水浸泡5-6天,撈起用清水沖洗,稍涼干待用。竹葉和土壤翻曬3-4天后,用l-1.5%的福爾馬林、0.3-0.5%的敵敵畏混合液消毒。每立方米的竹葉或土壤用混合消毒液27-30升,邊噴藥邊攪拌。使藥料充分混合均勻,蓋上薄膜,土壤4-5天,竹葉1-3天后揭膜,攤張,讓藥物揮發(fā)l一2天,使可使用。林間栽培的覆蓋土壤可不作消毒處理。 二、菇房及栽培容器的消毒處理 菇房可采用一般蘑菇栽培用菇房。床架可以鐵架、塑料架或竹木床架。還可采用塑料箱、木箱、花缽等進行箱栽和缽栽。 栽培前,將菇房徹底清掃干凈,用0.5%敵百蟲液加O.1%多菌靈或0.5%漂白粉液噴灑室。內(nèi)處,床架用5%石灰水或5%漂白粉搽擦。再用福爾馬林熏蒸閉窗門一晝夜,然后打張菇房一周后即可使用。栽培箱、缽用清水洗凈后,再用0.5他高錳酸鉀溶液擦拭其內(nèi)外表面,備用。 三、栽培方法 1.壓塊栽培:是將培養(yǎng)好的竹蓀栽培種從瓶或袋中挖出,壓制成菌塊,進行覆土栽培的方法。特點是出菇早而集中,從而栽培用期也短,但用種量較大。 (1)挖瓶壓塊:在成都地區(qū)挖瓶壓塊時間可在上半年的4-5月份。將剛長滿的竹蓀栽培種:從瓶(袋)中挖出,用木框(規(guī)格40×40×12cm,即與香菇壓塊用木框相同。使用前用5%石灰水或5‰的高錳酸鉀溶液擦洗過。)做成四周較中部稍薄點的栽培塊,每塊用種約12瓶。注意不要壓得太緊,以免過于損傷菌絲體。 (2)菌絲體愈合:壓塊成型后,去掉木框,先蓋l張消毒干報紙,將菌塊放在經(jīng)消毒后的薄膜上,并包裹好,茵塊之間相距4-5cm,置于床架上,保濕培養(yǎng)約15-20天,菌絲體重新愈合。 (3)覆土:待菌絲愈合后,在菌塊上面蓋l一2cm厚葉的竹葉,繼續(xù)培養(yǎng)5一10天,菌絲布滿葉層80%以上時,及時覆蓋泥土2-4cm厚。 (4)管理:主要通過調(diào)節(jié)基物、覆土層含水量、菇房內(nèi)的溫度、空氣溫度、通風和光照條件等來滿足竹蓀生長發(fā)育所需的最適條件,達到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一般地,在覆土后空氣相對溫度80%,氣溫16-20℃,光照3-105Lux條件下,約1-2個月(最早的24天左右),后張始現(xiàn)蕾。 ①水分管理:覆土層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0一30%。若土壤含水量過大,則菌絲會因徒長大量地爬于土層表面,面在土層中分化形成原基,菌蕾數(shù)目少,達不到產(chǎn)高的目的。菇房內(nèi)空氣相對略濕度保持在80%左右。茵蕾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溫度提高到85-90%否則,空氣量度太低,土層水分易散失;溫度太高則易引起雜菌繁殖,尤其是粘菌。澆水時噴頭應向上,以避免沖傷上蕾。 ②溫度控制:遇高溫時,通過張起門窗而降低溫度,以免熱列菇蕾;低溫時,要緊閉門窗,有條件的可裝上加溫裝置,提高菇房溫度,以防凍死菇蕾。 ③通風換氣:每天張起門窗2-3次,每次通風換氣10-20分鐘,以便新鮮空氣進入菇房,供蓀蘇生長發(fā)育需要。 ④雜菌和蟲鼠害的防治:這項工作應以預防為主。若已發(fā)現(xiàn)菇床上有粘菌(草生發(fā)網(wǎng)菌Ste-monitis her-batica)和鬼傘類(Coprinaceae)雜菌出現(xiàn),則應及時地除去,并在其發(fā)生外周圍撒上一層干石灰粉,控制其蔓延。若發(fā)現(xiàn)有菇蠅、蠟類、魅腦以及線蟲為害時,則應噴敵敵畏藥液加以消除,但要注意不要傷害菇蕾。菇房要安裝紗窗、紗門,以防老鼠進入菇房,危害竹蓀。 2.直播床栽:指將經(jīng)處理后的竹料等直拉鋪于菇床上,進行播種、覆土的栽培方法。具有出菇面積大、能充分利用菇架大面積栽培,菇房利用率較缽栽有效,但較壓塊栽培周期長些等特點。 (1)下料與播種:床架上先鋪一張大的消毒塑料薄膜,在薄膜底部張上幾個小孔,以利多余水分流出。再在其上下料、播種,填鋪一層料播一層種,共播三層菌種。盡量使菌種塊夾在竹塊之間,種料緊密相貼,最上層蓋上一薄層竹葉。每平方米以于重計用料20公斤,用種3-4瓶。播種完畢后,澆水,再蓋上塑料薄膜,保濕培養(yǎng)。 (2)覆蓋:待菌種塊復活生長,茵絲基本長滿料面時,及時覆蓋土壤,覆土層厚度2-4cm。 (3)管理:與壓塊栽培法的管理方法相同。 3.直播箱(缽)栽:利用塑料周圍轉(zhuǎn)箱、木箱、花缽等容器,直接下料播種進行栽培的方法。 箱栽時,箱底先鋪塑料膜,并留出水小孔,再在底層鋪2-3cm厚的小卵石,卵石上鋪2cm厚的菜園土,土層上鋪菌種,填料播種方法與直接床栽法相同。若規(guī)格為15×31×14立方厘米的箱子,可鋪料以干重計4公斤確,用種2瓶/箱。缽栽時可不用薄膜。 栽培管理的水分控制及溫度調(diào)節(jié)等措施與壓塊栽培法相同。 4.林間代料栽培:在樹林或竹林下,利用竹木加工后的廢竹、木屑,農(nóng)副產(chǎn)物(如甘庶渣、作物秸稈,等進行竹蓀栽培。這種方法具有應用范圍廣、投資省、用工少、管理方便、成本低、效益好等優(yōu)點。是在廣大農(nóng)村的竹區(qū)、林區(qū)栽培竹蓀行之有效的方法。 (1)場地選擇:向陽背風、排水良好、土壤濕潤、無白蟻活動的竹林、竹木混交林、闊葉樹林、針闊葉樹混交林、果園等可作為栽培竹蓀的場所。選好場地后,清除地上雜草、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并撒上干石灰粉作消毒處理。為防止外界人畜干擾,在播種后最好在栽培場所周圍人為地作上圍墻。 (2)播種時間:一般地說,一年四季均可播種,但以春秋兩季播種效果最好。 (3)林間栽培方法:一般采用床栽。床寬80-100cm,長度不限,根據(jù)我們的實踐.最好是每0.5平方米一箱,廂間間隔30-50cm,以增加邊際效應和為菌絲蔓延增加出竹芬的范圍。用栽培種2-6瓶/平方米。播種采用層播法:即先鋪處理過的竹葉、木屑或樹枝葉等,再鋪一層料,隨后撒主層菌種(若為竹專塊料,則宜將菌種夾在竹心),然后又再鋪一層料,再量一層菌料,如此播3-4層,一般鋪料厚15-20cm,播后蓋竹葉、木屑等,最后蓋土,土層厚4-5cm ,并用清水澆透。根據(jù)地勢高低情況,可采用相適應的地表栽培和坑栽兩種形彎。 ①地表栽培:在地勢較低、潮濕的場地采用此法。即先在消毒場地上劃好廂線,并插竹塊標出界限、然后在廂界內(nèi)鋪料、播種、播后用土把廂圍封起來。 ②坑栽:當場地蔽蔭度不夠或地勢較高,土壤較干燥時,宜采用此形彎。先在劃好的廂內(nèi)挖坑,坑深10-15cm,挖好后坑內(nèi)及周圍撤石灰粉消毒,然后采用層播法播種。 (4)竹林栽培方法:在各種竹林里,按每畝180-200個窩計算打窩,在空地上最好在腐竹頭邊,挖15-20cm深,長×寬為50×35cm大小的坑,每坑投料計1-1.5公斤,每畝投干料200-300公斤,挖好后就地取一些腐竹葉墊底,然后鋪料撒種,如此播2-3層,再蓋竹葉,稍踩緊,最上面用挖坑出來的土覆蓋;若晴天土壤干燥時,應澆透水(雨后栽培不用澆水)。 一般雨后播種菌絲復活較好,在竹林里栽培時,將菌種夾在蔫泡竹內(nèi),則菌絲生長效果好。另外,在竹葉上撒些木屑效果也較好。在竹林內(nèi)同樣可采用床栽法。 由于林間,無論是竹林或樹林,特別是老年林,其地下的根交錯盤踞,因砍伐或自然死亡等多種原因,使地下埋藏了不少腐根,這些腐根是竹蘇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在林間播種,菌絲不僅在投料的地方生長,而且同時也蔓延到其他有養(yǎng)料的地方。因此,野外林間空地培竹蓀是最經(jīng)濟、最合法的栽培方法。 (5)管理:野外林間栽培竹蓀,只要場地選擇恰當,一般不需要搭棚可遮蔭。土壤濕潤也不必澆水。春秋季節(jié)若越遇干旱、則需在菇床及竹頭、坑邊附近適當澆水補充水分。越冬后的菌絲待氣溫回升后,張始向四州蔓延伸展,形成菌索,約在3-4月份,菌索先端形成小菌蕾,在菌蕾形成時,需經(jīng)常澆水。此階段若嚴重缺水,菌蕾則會因分化不成而死亡,即使形成菌蕾,但也張不了裙;若澆水過多,則菌絲徒長,幼菌蕾到成熟時便全破口,給病菌的侵入以可趁之機,從而是導致菌蕾死亡。一般在雨水較多的6-8月份,是竹蘇大量出現(xiàn)撤裙的時候,要注意及時采收。 四、采收 竹蓀的商品部分一般指菌裙和菌柄。裙、柄的完整性和顏色的潔白程度直接地影響到竹蓀的產(chǎn)品質(zhì)量。這就要求我們在采收和加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 1.采收時期:適應采收期應在竹蓀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成型期進行。因為張型期的竹蓀子實體菌柄伸長到最大高度,菌裙完全張張達到最大粗度,產(chǎn)抱體(菌蓋上黑褐色抱子液組織)尚未自容,所以這時采收的竹蓀子實體具有很好的形態(tài)完整性,菌體潔白。否則,過早地采收,菌裙、菌柄尚未完全伸長展張,干制后個體小,商品價值低;過遲采收,菌裙、菌柄萎縮、倒伏;而且產(chǎn)孢體自溶沿裙柄下流,污染裙、柄,嚴重地影響到產(chǎn)品的色澤。 2.采摘方法:采摘時,用一只手扶住菌托,另一支手用小刀將將菌托下的菌縈切斷,輕輕取出,放入瓷盤和藍子內(nèi)。決不要用手扯。因為用手扯會將裙、菌柄很脆嫩,極易折斷,采摘時應輕拿輕放。采收后、將菌蓋和菌托及時剝掉,保留菌裙菌柄。去掉菌托表面上的泥土,菌蓋可在清水中浸洗除掉表面上的抱體,再進行干制。若裙柄已有少量污染,則應及時用清水或干凈濕紗布摻凈即可。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欄目
熱門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