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蒿是一種植物嗎?
是植物,原本是鄱陽湖邊上長的水草,但因口味獨特,成為江西人餐桌上的備受喜愛的佳肴,在南昌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鄱陽湖的草,南昌人的寶
藜蒿學名狹葉艾,又名蘆蒿、水蒿、青艾等。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五卷記載:藜蒿氣味甘甜無毒,主治五脹邪氣,風寒濕脾,補中益氣,長毛發(fā),久食輕身,耳聰目明,防衰。中醫(yī)認為其除食用之外還有清熱、利濕、殺蟲之功能。鄱陽湖盛產(chǎn)藜蒿
南昌人與藜蒿
江西人的第一部方言連續(xù)劇《松柏巷里萬家人》的主題曲就是《藜蒿炒臘肉》(用南昌方言演唱)??催@歌詞:(白)呷稀哩喲?候死人奈?。ǔ允裁茨??饞死人了?。ǔ┷蛾柡锟赘硬荩喜孙堊郎献兂闪藢?。噴噴香咯日子紅火火咯過喲,活得有滋又有味,賽過那藜蒿炒臘肉,千家萬戶樂陶陶,樂陶陶。 在所有蔬菜與臘肉的組合中,數(shù)藜蒿達到了最高境界。咸香柔軟的臘肉,愈發(fā)襯出藜蒿特立獨行的香氣。吃上一口,唇齒生香,回味悠長。也難怪上至賓館酒樓,下至酒家排檔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招待外地朋友,藜蒿炒臘肉也成了南昌人的首選,是必備的一道壓軸菜。 現(xiàn)在一年四季都能買到種植的藜蒿,但味道差遠了,人們還是熱衷野生的。往年這時鄱陽湖野生藜蒿早已大量上市,而今年南昌很難見到鄱陽湖野生藜蒿。去年鄱陽湖遭遇持續(xù)干旱,野生藜蒿開始大面積減產(chǎn),加上今年罕見的雨雪冰災,野生藜蒿面臨絕收的境地。直到后來天氣轉(zhuǎn)暖,鄱陽湖畔的藜蒿才遲遲地發(fā)芽生長,滿足了南昌人的口福。 在鄱陽湖附近縣區(qū)的一些館子店前,到處可以看到店員圍著買來的一大桶藜蒿去除葉子的現(xiàn)象。江湖交匯的湖口縣城更是如此,許多人家甚至直接坐到家門口的小凳子上摘除藜蒿葉子,小孩子也來幫忙,現(xiàn)摘現(xiàn)賣。這是純正的鄱陽湖野生藜蒿,正是泥土般的清香,讓人食之不厭,視為珍寶。 陽春三月,煙波浩淼的鄱陽湖水面邊,叢叢密密的藜蒿總讓人生發(fā)無限遐想,似乎有關(guān)生命力和生命意義的哲學象征。可以約二三好友,面對鄱陽湖把酒臨風,以藜蒿炒臘肉下酒,酒酣飯飽之余,醉倒于陽春三月的江南,豈不快活?。▉碓矗褐袊疾W(wǎng)美食頻道)其栽培要點: 扦插育苗:4月底5月初,挖取藜蒿地上莖,抹掉中下部葉片,剪成10-15厘米的插條,按株距5厘米,行距10厘米的規(guī)格插入苗棚內(nèi)。苗床的整地施肥按一般蔬菜育苗的標準操作,深度以插條入土三分之二為宜,每平方米插條約200根。插后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長。
是的,也有叫做蘆蒿、驢蒿,湖北盛產(chǎn),尤以藜蒿炒臘肉為當?shù)孛恕?/p>
是一種很好吃的植物
藜蒿是一種野菜,可以祛風濕健脾胃化痰促消化提高免疫力美容護膚
茼蒿葉枯病是茼蒿的主要病害,茼蒿葉枯病用什么藥效果好?
藜蒿是一種半耐寒蔬菜,喜冷,氣候溫和,怕熱。種子在10℃正常萌發(fā),適宜溫度為15℃-20℃,適宜生長溫度為17℃-20℃。種子在29℃以上生長不良,葉片小而少,質(zhì)地厚而老。能承受0℃左右的短期低溫;光線要求不嚴格,能承受弱光。藜蒿是一種淺根蔬菜,生長迅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應,土壤應經(jīng)常保持濕潤。沃土更適合藜蒿完美生長。因其生長期短,莖葉為其產(chǎn)品,需及時施用速效氮肥。由真菌感染引起。晝夜溫差大,凝結(jié)時間長,容易生病。連續(xù)殘茬地、地勢低洼、排水不暢的土地、過度種植的土地、過度灌溉的土地、肥料不足的土地、管理不善和植物生長不良是嚴重的疾病。初步研究發(fā)現(xiàn),藜蒿葉枯病的病因復雜,可能與病原菌感染、田間積水、氣溫突變、施肥不當、除草劑施用等有關(guān)。溫度的變化也是造成葉枯病的原因,葉枯病很容易由冷空氣突然入侵或持續(xù)高溫后天氣突然晴朗造成。
因地制宜選擇抗病品種,及時用消毒劑對土壤進行消毒,與非菊科蔬菜輪作2-3年,減少細菌數(shù)量。采用深溝高畦種植,合理密植,注意通風和適度澆水。增加磷鉀肥的施用量,及時噴施壯肝靈,可使藜蒿葉片粗壯嫩滑,提高藜蒿的抗病性,使其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注意通風除濕;棚內(nèi)最佳溫度白天為15℃-20℃,夜間為8℃-10℃。殘留的組織留在地里,冬眠過冬。次年春季,環(huán)境條件適宜時,葉枯病菌會滋生分生孢子,通過降雨、氣流、昆蟲、耕作等方式傳播到藜蒿植株上,并被藜蒿幼嫩組織或傷口侵入。入侵后,病菌會潛伏5~15天,然后發(fā)病,造成種植的藜蒿首次感染葉枯病。受影響的部分會繁殖出新生代的分生孢子,這些新的分生孢子會通過降雨、氣流、昆蟲、耕作等方式傳播到藜蒿植株上,多次感染植株,加重植株的病害。
在藜蒿的栽培中,葉枯病對藜蒿的危害主要表現(xiàn)在葉片上;當葉片感染葉枯病時,發(fā)病初期葉片上會出現(xiàn)暗褐色斑點。隨著疾病的傳播,患病部位會出現(xiàn)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灰棕色斑點,患病部位可見明顯的凹陷。斑點邊緣為褐色,中心為淺灰色;田間過于潮濕時,病區(qū)表面會滋生黑霉,是葉枯病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藜蒿葉枯病嚴重時,病斑會相互連接形成雙大病斑,導致葉片死亡。
藜蒿葉枯病在春季和秋季容易感染,尤其是露地栽培時。比如在我國南方一些長期潮濕多霧的天氣里,一些土壤病菌成功地在土壤中越冬,然后在次年春天產(chǎn)生狍子,再由人通過雨水、空氣、耕作、除草等方式攜帶傳播。在正常管理過程中出現(xiàn)這種癥狀后,要及時防治。發(fā)病初期可使用40%硫懸浮劑500次,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次,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次,每隔一周噴灑2~3次。
因地制宜選擇抗病品種,及時用消毒劑對土壤進行消毒,增加磷鉀肥的施用量,發(fā)病初期可使用40%硫懸浮劑500次,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次,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次,每隔一周噴灑2~3次
應該使用含有一定抗生素的肥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農(nóng)作物的生長。
冠菌清、可殺得、春雷王銅,葉枯唑,使用這些藥物的效果都非常好。
發(fā)病初期開始噴藥,常用藥劑有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16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xù)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