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茼蒿和蘆蒿哪里不同呢
1、茼蒿和蘆蒿的區(qū)別是兩長相氣味均大不相同。
2、蘆蒿,又叫做蔞蒿、香艾、水艾,菊科蒿屬,分為白蒿、青蒿等多個(gè)種類。它帶有一股濃濃的清香味,我們主要是吃它的嫩莖部分,清脆爽口,清香悠悠。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鋅等多種礦物質(zhì)元素。蘆蒿性涼、清熱解毒,有清涼、平抑肝火、祛風(fēng)濕、消炎、鎮(zhèn)咳等功效。
3、茼蒿,又叫做蓬蒿、菊花菜、蒿菜,也是菊科蒿屬。根據(jù)葉片大小分類,有葉茼蒿和小葉茼蒿兩類。它帶有的特殊香味與蘆蒿不同,而且味道稍淡。它的幼苗、嫩莖、葉子都是我們常吃的,可以用來是生炒、涼拌、煮湯都可以。茼蒿有清血、養(yǎng)心、降壓、潤肺、清痰等功效。
二、茼蒿和韭菜是一種植物嗎?
親親,茼蒿和韭菜不是一種植物。
茼蒿是菊科植物
韭菜是百合科蔥屬植物。
? ?
不是的,這是兩種植物
茼蒿又稱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桿、蒿子、蓬花菜為桔梗目、菊科、茼蒿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韭菜別名:豐本、草鐘乳、起陽草、懶人菜、長生韭、壯陽草、扁菜等;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茼蒿的種植時(shí)間和種植方法。
1、種植時(shí)間: 種植時(shí)間是在3月的中旬到4月的中旬進(jìn)行種植的,種植到收獲時(shí)間50-60天。秋天種植時(shí)間9月的上旬到10月。
2、播種方法: 種前要下足底肥,種前泡種8-12小時(shí),最佳出苗溫度20-25度,挖出間距為10-15厘米小溝,將種子均勻的播下去,不要太密,種植完成以后在種子上面撒上1厘米的細(xì)土,最后在上面灑些水,需要保持土壤濕潤。
3、間苗: 在種植完以后的第20天左右,會(huì)長出2片葉子,進(jìn)行第一次間苗,將一些發(fā)育不良的幼苗給拔掉,每顆于每一顆的距離保持在1厘米左右;在茼蒿苗長到5厘米左右進(jìn)行第2次的間苗,距離需要保持在3厘米左右。然后可以拔著吃了,直到間距達(dá)到5-6厘米;
4、管理: 茼蒿長到4-5厘米時(shí)要澆次氮肥(豆腐渣肥、酵素肥),以后每次澆水都用薄肥代替,采摘時(shí)要保留2-3片葉子,摘最嫩的部分吃,由于茼蒿會(huì)不停的長出腋芽,每次采摘后隔天澆氮肥,只要你給肥,7-10天又可采摘。
不是啊,去菜市場(chǎng)或者超市看看
三、茼蒿、蘆蒿、蓬蒿是同一種植物嗎?
蘆蒿又名蔞蒿、香艾、水艾等,菊科蒿屬,有白蒿、青蒿等多種種類。
茼蒿為菊科植物。又名蓬蒿、菊花菜、蒿菜、同蒿菜,菊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當(dāng)然不是?。?!
四、蘆蒿和茼蒿是同一種植物嗎?
不是同一種植物。
一、蘆蒿
蘆蒿(學(xué)名: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 ex Bess.)為菊科蒿屬植物 。嫩莖葉、根狀莖,又名蔞蒿、水艾、水蒿等。多年生草本;植株具清香氣味。主根不明顯或稍明顯,具多數(shù)側(cè)根與纖維狀須根;很狀莖稍粗,直立或斜向上,直徑4-10毫米,有匍匐地下莖。
葉紙質(zhì)或薄紙質(zhì),上面綠色,無毛或近 無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平貼的綿毛;莖下部葉寬卵形或卵形,近成掌狀或指狀,5或3全裂或深裂,分裂葉的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多數(shù),長圓形或?qū)捖研?,并在莖上組成狹而伸長的圓錐花序。
瘦果卵形,略扁,上端偶有不對(duì)稱的花冠著生面?;ü?-10月。
二、茼蒿 (桔梗目菊科植物)?
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又稱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桿、蒿子、蓬花菜、桐花菜(在福建等地也叫鵝菜、義菜)。
為桔梗目、菊科、茼蒿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長形羽狀分裂,花黃色或白色,與野菊花很像。瘦果棱,高二三尺,莖葉嫩時(shí)可食,亦可入藥。
擴(kuò)展資料:
蘆蒿和茼蒿的區(qū)別
1、分類
茼蒿為菊科植物茼蒿的莖葉。又名蓬蒿、菊花菜、蒿菜、同蒿菜,菊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蘆蒿又名蔞蒿、香艾、水艾等,菊科蒿屬,有白蒿、青蒿等多種種類,青蒿是蘆蒿中的珍品,本基地種植即青蒿。
2、作用
茼蒿具特殊香味,幼苗或嫩莖葉供生炒、涼拌、做湯耐食用,同時(shí)在歐洲將茼蒿作花壇花卉。
蘆蒿在古代的時(shí)候就有人將以入菜味道鮮美。
3、藥效
茼蒿的根、莖、葉、花都可作藥潮濕,有清血、養(yǎng)心、降壓、潤肺、清痰的功效。
蘆蒿,根性涼、味甘,葉性平、味甘,有利膈、開胃行水、解毒等功效。主要以鮮嫩莖稈作蔬菜用,清香,脆嫩可口、營養(yǎng)豐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蘆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茼蒿
蘆蒿和茼蒿不是同一種植物,二者主要區(qū)別是,科目分類不同、形態(tài)特征不同、生長習(xí)性不同,具體如下:
一、科目分類不同
1、蘆蒿
蘆蒿,別名蔞蒿、水蒿、柳葉蒿、驢蒿、藜蒿、香艾、小艾、水艾、蒿苔等,是桔梗目、菊科、蒿屬植物。
2、茼蒿
茼蒿,別名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桿、蒿子、蓬花菜、皇帝菜等,是桔梗目、菊科、茼蒿屬植物。
二、形態(tài)特征不同
1、蘆蒿
多年生草本,植株具清香氣味。主根不明顯或稍明顯,具多數(shù)側(cè)根與纖維狀須根;很狀莖稍粗,直立或斜向上。葉紙質(zhì)或薄紙質(zhì),上面綠色,無毛或近無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平貼的綿毛;莖下部葉寬卵形或卵形,近成掌狀或指狀,分裂葉的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多數(shù),長圓形或?qū)捖研?,并在莖上組成狹而伸長的圓錐花序。瘦果卵形,略扁,上端偶有不對(duì)稱的花冠著生面。
2、茼蒿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光滑無毛或幾光滑無毛。莖高達(dá)70厘米,不分枝或自中上部分枝。基生葉花期枯萎。中下部莖葉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倒卵形,頭狀花序單生莖頂或少數(shù)生莖枝頂端,但并不形成明顯的傘房花序,舌狀花瘦果有3條突起的狹翅肋;肋間有1-2條明顯的間肋。管狀花瘦果有1-2條橢圓形突起的肋,及不明顯的間肋。?
三、生長習(xí)性不同
1、蘆蒿
蘆蒿是濕中生耐陰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森林,林地草原和平原地帶。常見于林下,林緣,山溝和河谷兩岸,也見于平原溝邊,塘沿及水田埂邊。是草甸和沼澤化草甸的伴生種。在局部地區(qū),如水溝,水田邊或水池岸邊可成為優(yōu)勢(shì)種,甚至可形成單優(yōu)種的純?nèi)郝淦瑪?。有時(shí)也散生于村舍附近、路邊、田邊,成為常見的雜草。蘆蒿具長根莖,在地下形成密集根層,地上繁衍能力也很強(qiáng),因此,經(jīng)常在群落中成集群分布。有時(shí)成為濕潤氣候區(qū)荒地演替的先鋒植物。?
2、茼蒿
茼蒿屬于半耐寒性蔬菜,對(duì)光照要求不嚴(yán),一般以較弱光照為好。其屬短日照蔬菜,在冷涼溫和,土壤相對(duì)濕度保持在70%一80%的環(huán)境下,有利于其生長。在長日照條件下,營養(yǎng)生長不能充分發(fā)展,很快進(jìn)入生殖生長而開花結(jié)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蘆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茼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