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出名的銀耳是古田縣,是國內最大的銀耳商品化生產(chǎn)基地。
野生銀耳主要分布于亞熱帶,也分布于寒帶、溫帶和熱帶。在國內統(tǒng)計中,野生銀耳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福建、貴州、安徽、湖南、廣西、臺灣等省市的山林地區(qū)。其中以通江銀耳最為著名。
銀耳的主要栽培方式為袋料栽培與段木栽培。段木栽培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湖北等地。代料栽培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福建省是主產(chǎn)區(qū)。其中代料栽培銀耳最為著名的是福建古田銀耳;段木銀耳以四川通江銀耳最著名。
銀耳的生長環(huán)境:
銀耳孢子在相對濕度 70%~80%的條件下可萌發(fā)成菌絲,菌絲不斷生長、分化產(chǎn)生子實體。子實體在相對濕度80%~90%的條件下迅速發(fā)育,若相對濕度超90%,則不易萌發(fā)成菌絲,而以芽殖形式出現(xiàn),而且萌發(fā)成菌絲生長柔弱纖細稀疏,子實體分化不良或膠化成團成堆。
銀耳是一種好氣性真菌,菌絲萌發(fā)對氧氣需要隨菌絲量增加而增加。子實體分化,耳大氧多,耳小氧少,氧氣充足,子實體分化迅速。若在缺氧狀況下,菌絲生長緩慢,子實體分化遲緩。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銀耳
中國銀耳之鄉(xiāng) 通江銀耳,又稱白木耳,是一種生長于枯木上的膠質真菌,因其色白如銀,故名銀耳。由于銀耳所含的營養(yǎng)全面,且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歷來與人參、鹿茸同具顯赫聲譽,被人們稱為山珍、菌中明珠。歷代醫(yī)學家都認為,銀耳有強精、補腎、潤肺、生津、止咳、清熱、養(yǎng)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身、補腦、提神之功。近年來的醫(yī)學研究還證明,從銀耳中分離出來的多種糖類物質,對惡性腫瘤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常服銀耳湯,還可起到嫩膚、祛斑、美白、美容的效果。銀耳在我國產(chǎn)地各異,分布十分廣泛,但尤以四川的通江銀耳最為名貴。通江銀耳迄今200多年歷史,是歷代宮廷貢品,御膳佳肴,它具有天然野生屬性,寄生在青杠樹木上受某種特殊氣候影響而生長,素以朵大基小、肉厚、膠質重、口感好、營養(yǎng)豐富、藥用價值高而聞名于世。通江縣位于四川省東北部米倉山東段南麓,幅員面積4166平方公里。境內氣候宜人,資源豐富,名品眾多,風光旖旋,素有一府三鄉(xiāng)(紅軍之鄉(xiāng),銀耳之鄉(xiāng)、溶洞之鄉(xiāng))的美譽。
養(yǎng)生的專家告訴我們,銀耳不是隨便某個地區(qū)都可以種植的,必須要有適合銀耳生長的氣候和土壤才行。
銀耳是中國的特產(chǎn),銀耳主產(chǎn)區(qū),福建省古田縣,其中古田縣的產(chǎn)量占到全國的95%,人工超大規(guī)模種植,2011年鮮貨產(chǎn)量三十萬噸,折合六萬噸的干貨(數(shù)據(jù)引源古田年鑒2011年)。古田縣的商人就是通過銀耳這個主品種,行銷全國各地。銀耳的價格主要受原材料--棉籽殼的價格嚴重影響波動。
通江縣氣候溫和濕潤,最適合食用菌的生長,也是銀耳的發(fā)源地。素有“中國銀耳之鄉(xiāng)”的美譽,地處四川省大巴山中的巴中市通江縣。其最早的發(fā)源地在涪陽――陳河的九灣十八包,用耳農(nóng)們話可以把銀耳的起源解釋為
“天生霧、霧生露、露生耳。”。因為通江銀耳是在一種奇特的自然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下孕育出來的,所以,有專家說:通江銀耳是天地靈氣所化育,日月精華之結晶。通江銀耳之所以不同還在于它對寄生體的選擇,它不僅要求用青杠木做載體,而且講究“座七砍八”。所謂“座七砍八”就是要選擇青杠木生長期已滿七年于第八年砍來種耳,令人感到有趣的是,人類最忌諱“煮豆燃豆萁”,通江銀耳卻偏要煮豆燃豆萁。它必須用青杠木燒制的杠碳火慢慢烘烤,才能保留其營養(yǎng)成分。
素有山珍的銀耳的產(chǎn)地我們有所了解了,并且還了解到了氣候溫得和并且濕潤的地方才可以種植銀耳。所以這也就是要告訴我們,不要以為銀耳是高營養(yǎng),而且可以藥用的有著很高的利用價值的植物就是隨便是種植。銀耳還可以做成很多的品種來供人們享用。
銀耳產(chǎn)自哪里
銀耳是中國的特產(chǎn),野生銀耳主要分布于中國四川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蘇省、江西省、安徽省、臺灣省、湖北省、海南省、湖南省、廣東省、香港特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貴州省、云南省、陜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qū)和西藏等地區(qū)。野生銀耳數(shù)量稀少,在古代屬于名貴補品,但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以來,古田銀耳人工栽培技術成功,使銀耳走向了千家萬戶,成為人人皆可品嘗的佳品了。
銀耳的生長環(huán)境
1、溫度:溫度是銀耳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因素,銀耳屬中溫性真菌,菌絲在16――30℃內均能生長,其中20――28℃生長正常,23――25℃生長最好,低于20℃或高于28℃菌絲纖弱。子實體分化的溫度在16――28℃之間,低于16℃生長遲緩,高于28℃分化不良,最理想的溫度應是22――25℃。
2、濕度:銀耳在適濕的條件下菌絲才能定植,生長旺盛。菌絲粗短成束,子實體分化正常。在過濕的環(huán)境中,菌絲生長柔弱纖細稀疏,子實體分化不良或膠化成團。所以要根據(jù)銀耳在其生長各個階段對濕度的不同要求,給予適當?shù)乃郑谶^濕條件下銀耳不易萌發(fā)成菌絲,而是以芽殖形式出現(xiàn)。
3、光照:強烈的直照光會不利銀耳菌絲的萌發(fā)及子實體的分化,散射光能促進孢子萌發(fā)和子實體分化。不同的光照對銀耳子實體的色澤有明顯關系,暗光耳黃子實體分化遲緩,適當?shù)纳⑸涔?,銀耳即白品質也優(yōu)。
4、酸堿:銀耳是弱酸性真菌,培養(yǎng)時的pH值應在5.2――5.8之間,過酸或者過堿對銀耳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o草木有情o的淡竹很高興能為您解答,望你采納謝謝!祝您生活愉快
15歲便離開巴中去往成都求學
在無數(shù)個清晨買個包子,配上一杯水兌的銀耳羹
一口“咕?!被搅硕亲永?/p>
畢業(yè)以后,看著城市車水馬龍,燈火輝煌
跟隨晨起上班的人 一起行色匆匆
大多數(shù)人不愛吃早餐
而我包子就銀耳水的習慣一直沒改
城市的繁華洗刷著我這個山娃子的心
找到一碗暖心的銀耳羹
在這個偌大的城市里竟是這么難
然而,辦公樓里的樓梯不是山,
似乎沒有終點也沒有頂峰。
自問人生的選擇有那么多種哪一種才是我的?
帶著找尋暖心的銀耳羹的思緒
我回到了家鄉(xiāng)-巴中通江,它是名揚海內外的銀耳之鄉(xiāng)
用耳農(nóng)的話來形容通江的銀耳便是
“天生云 云生霧 霧生露 露生耳”
在通江的陳河灣,有那么一群農(nóng)人
他們穿梭在山林之間
為了親手送您一朵大山里純凈的“蓮”。
初春三月越帶寒意 便進山去尋合適的青杠樹來截段
春意黯然時 耳農(nóng)給段木鑿孔接種,發(fā)菌。
炎炎夏日 便要烘干精選了
再待到秋收 滿山遍野的紅葉時節(jié)
遍可捧出那一朵潔白的“蓮”來
銀耳生長的過程就好像一個小生靈
它的生命根植進木頭之中 吸取空氣和樹木中的養(yǎng)分
有光也不好有雨也不行
都說通江陳河銀耳是天地靈氣所化育,日月精華之結晶。
種出好的銀耳,周期長也非常艱辛,細分得有八步
三月砍山
每年的春分過后,遵循古制“座七砍八“
生長滿七年的青杠樹第八年鋸成1米長段木,作為銀耳生長載體
四月架曬
將段木排成“井”字,自然脫水到一定比例,
用生石灰漿刷截面滅殺 ,架曬50天左右
五月鑿孔
在耳棒上45°鑿孔斷開木纖維,利于菌絲迅速深入木纖維。
五月接種
鑿孔后要迅速接種,陰雨天不行,時間稍長也不行。
銀耳菌需要銀耳菌絲和香灰菌絲按一定比例拌和。
才能更好的吸收青杠樹的營養(yǎng)。
六月發(fā)菌
為了銀耳菌絲和木質纖維更好的結合還需要發(fā)菌
將無害農(nóng)膜覆蓋,以保證合理的溫濕度,
發(fā)菌期一般在50天左右,當菌絲初顯才可以入堂了。
七月排堂
用竹樁或者木樁固定橫桿,再將耳棒以“人”字或“井”字形排堂
留足采耳的通道,靜候銀耳的生長
九月采耳
九月第一茬的銀耳漸漸成熟,一周一采,滾動輪流采
采耳的同時,要進行翻棒,要讓耳棒兩頭接地氣。
洗淘、粗選、修剪
采摘后的銀耳要盡快洗淘,可以去除大部分木屑沉渣。
粗選后的銀耳在烘干前還需要修剪耳腳,以朵型不散為準
最后將作為載體的青杠段木點燒烘干銀耳,才能最大化保留其營養(yǎng)價值
不知不覺中一年便過去了,
耳農(nóng)一年的心血孕育出的銀耳,燉之易溶于水,燉化后耳羹黏稠
熬出來的銀耳羹是半透明狀態(tài),即“玻璃湯”,像蜂蜜一樣粘手 。
入口滑爽細膩,口舌生精。嚼之若有若無,X而不粘。
以勺盛而滴之,如膠似膝,成絲成線。
有旅人徒步山水,為了尋找一片心中凈土,
而我卻也在找尋“蓮”的路上跋山涉水。
我相信,每個旅人都有獨一無二的路程和內心盛開蓮花。
而我的,正是這樣一朵,含在口中暖在心間的銀耳花。
百川之中,萬物有靈。第五農(nóng)以這種方式靠近你,溫暖你
福建省古田縣
11111的粑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