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中華鱘該怎么養(yǎng)?

來源:m.wisdom-airtools.cn???時間:2023-03-17 03:05???點擊:236??編輯:admin???手機版

(1)水溫

中華鱘是一種適應于水溫范圍相當廣的溫水性魚類,在人工養(yǎng)殖的條件下,中華鱘的生存水溫為0―37℃,生長適宜水溫為13―25℃,最佳生長水溫為20~22℃。親鱘適宜催產水溫為17~24.5℃。魚卵最佳孵化水溫為17―21℃。入冬之后,當水溫下降至9~6℃時,中華鱘攝食量很少,生長停滯,甚至出現(xiàn)體重下降的現(xiàn)象。立春前后,水溫逐漸回升至10~13℃,開始少量攝食,生長緩慢。清明之后,水溫回升至15℃以上,攝食開始活躍,生長加快。當水溫達到33~38℃時,中華鱘反而不能正?;顒?。

(2)含氧量

中華鱘對溶氧量要求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研以上。如果當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l時,中華鱘的食欲就下降;當溶氧量繼續(xù)降至3毫克研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時,中華鱘攝食量迅速減少,甚至停止攝食,嚴重者發(fā)生活動遲緩、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變幅大的肥水,不應作為培育中華鱘仔、幼魚的水源。

(3)pH

中華鱘適宜于在pH為7.0~8.0的弱堿性水中生活。當pH下降時,就意味著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這對于要求較高溶氧量的中華鱘不利;當pH過高時,會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對于養(yǎng)殖中華鱘也不利。

(4)鹽度

中華鱘為廣鹽性魚類,耐鹽度范圍較廣,在自然條件下,往來于咸水與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長。

(5)光照強度

在垂直游泳階段,魚苗有極強的趨光性。轉為底棲后,趨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強度對仔、幼鱘的培育沒有明顯影響,但要盡量避免夏天強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溫的急劇上升,養(yǎng)殖水池上方要設置遮陽設施。

(6)底質

仔、幼鱘對底質的要求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無污染;成鱘對底質的要求不很嚴格,泥沙底質即可。

(7)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懸浮物質的數(shù)量。在仔、幼鱘培育階段,透明度應控制在40~60厘米為好,要及時清除排泄物和加強日常管理;在成鱘飼養(yǎng)階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滿足其要求。

(8)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養(yǎng)殖池中的有機物質分解而來。中華鱘長期生活在氨氮較高的水中,會出現(xiàn)活力減退、生長不良、引起爛鰓等病癥,甚至導致大批死亡。對于仔、幼鱘,氨氮最好不超過0.2毫克/L。

(9)水流

中華鱘仔、幼魚,沒有明顯的溯水上游的習性,較喜歡集中在流水口。面積為3~10米2的養(yǎng)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為宜。

(10)流速

中華鱘產卵時的平均流速都在1.0-2.0 m/s范圍內,且流態(tài)都十分的復雜,一般都是在河道轉彎處且有深潭的地方進行產卵,流場都有漩渦,且有著較大的卵石塊。

中華鱘是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偏肉食性魚類。在天然水域中,幼魚期主要攝食底棲無脊椎動物,主要為水蚤類,也可攝食小型蝦、蟹、蜆類;成鱘在海洋中主要攝食底棲魚類。在生殖洄游期間,親鱘一般停食。

在人工養(yǎng)殖的條件下,中華鱘仔魚在全長3.05±0.07厘米時開始攝食,主要攝食水生寡毛類、搖蚊幼蟲、枝角類和橈足類;幼鱘以水生寡毛類(水絲蚓、顫蚓、尾鰓蚓等),枝角類(蚤狀?、隆闲?,水生昆蟲幼蟲(搖蚊幼蟲)和蝦類等為主食;成鱘則主要攝食各種飼料魚塊(如鯽魚、羅非魚、鰱魚和草魚等)。

從1989年起,中華鱘研究所就開展了對中華鱘配合飼料的科學研究工作,為大規(guī)模人工養(yǎng)殖中華鱘開辟了廣闊的飼料來源。各種規(guī)格的中華鱘均能攝食配合飼料。從目前配合飼料的養(yǎng)殖效果來看,稚鱘的開口飼料,以投喂天然餌料(水蚯蚓)比投喂人工配合飼料培育的效果要好;而對于幼鱘和成鱘采說,以投喂配合飼料比投喂天然餌料(水蚯蚓)養(yǎng)殖的效果更好。

喂它水蚯蚓或陸生蚯蚓。由于中華鱘的攝食較慢,因此配合飼料的投喂次數(shù)以少量多次為宜,從滿足魚的攝食習性和安排生產方便考慮,每日從7時至21時投喂6―8次為宜,春秋季魚攝食旺盛時次數(shù)宜多些,冬夏季食欲不佳時次數(shù)可少些。魚缸背風向陽,水源充足,水溫13―15℃范圍,無污染。應經常加注或更換池水,最好池塘經常保持有微流水。池底,要鋪上沙石,面積約為飼料臺面積的3~4倍,以免升降飼料臺或中華鱘攝食而攪渾水體,以便觀察中華鱘的攝食情況。

這個可以跟其他魚放在一起養(yǎng)不。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