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鏈蛇是有微毒的。赤鏈蛇別名大赤鏈、赤鏈蛇、紅斑蛇、赤練蛇,游蛇科被認為其毒腺為達氏腺。被咬后通常無激烈中毒反應。通常以傷口紅腫,皮疹,蕁麻疹為主的中毒過敏表現(xiàn)。但過敏體質患者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切勿輕視及早就醫(yī)。是一種常生活于丘陵、山地、平原、田野村舍及水域附近的蛇。
毒蛇和無毒蛇之間最根本的區(qū)別在于毒蛇有毒牙和毒腺,而無毒蛇沒有。赤鏈蛇都被記述為無毒蛇,但實際上它是有毒的。雖然它沒有一般毒蛇特有的粗大管牙或者溝牙,但其上頜內側最后兩枚上頜齒變長變大,變形為利刃狀。
它沒有封閉的能夠直達毒牙輸送毒液的導管,也沒有特化的腺體肌肉,因此毒液分泌量有限。但當毒牙劃傷獵物時,毒液順著毒牙流入傷口引起中毒,造成傷者出血不止,呼吸困難和腎損害等。
擴展資料
近些年來,國內外相繼發(fā)現(xiàn)一直被歸為游蛇科無毒蛇類的虎斑游蛇(頸槽蛇屬)和赤鏈蛇(鏈蛇屬)所引發(fā)的蛇傷病例出現(xiàn)明顯的中毒癥狀,這引起了一些科學家們的注意。隨著生物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們又陸續(xù)發(fā)現(xiàn)這科無毒蛇中的頸棱蛇、水赤鏈游蛇、雙全白環(huán)蛇、翠青蛇及黃鏈蛇等都具有毒腺,毒器類似。
在這些危險的“無毒蛇”中,虎斑頸槽蛇、紅脖頸槽蛇、頸棱蛇和赤鏈蛇最為常見,分布也最為廣泛。它們雖然只擁有短小的毒牙,毒腺也不發(fā)達,一般很難用毒牙咬到人體造成中毒,然而一旦被深深納入口中觸及到毒牙,就會引起中毒。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赤鏈蛇(赤鏈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赤練蛇(生物學物種名稱)
赤練蛇(火舌鏈子、赤鏈蛇)
赤鏈蛇被認為是無毒蛇,但其口腔分泌物或對人體有害。